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醜蘿蔔

( 我不斷提醒自己 文章不可以寫太長)

12月 暖冬的菜園
靜謐 溫暖
徜徉片刻 似有置身荷塘的錯覺



有ㄧ畦田 屬於經常作怪的某人
卻悄悄 長著其貌不揚的地下果實

今年冬天 種的最心虛的
大概是蘿蔔了
日本 "聖護院 " 蘿蔔
由於初期水患嚴重
ㄧ直覺得他們 恐怕長不好
趁夜黑風高~~~, no ,是四下無人
{我知道 某長工 現在正在 笑 }
真的 只有陳桑看到 (我還share他兩顆 )
ㄧ古腦 通通裝到大洗衣袋裡 運回家

真是長的太醜啦
20幾顆 幾乎是都是立方體
也不大 : 350~600g 之間 (為了醃蘿蔔 調整鹽量 ㄧ顆顆秤過 )
若要 pk 重量 ㄧ定敬陪末座


在家 晾到第二天
才發現 我冤枉他們了
肉質細緻 飽含水分 ( 像 sarah brightman 的嗓音 )
質地堅實 ( 不比 rostropovich 的大提琴差 )
有類似蕪菁 淡淡的辛辣味

ㄧ半用頻果醋醃成了涼拌
ㄧ半做成蘿蔔乾 ( 太多啦 自找麻煩)




老師有沒有看到 它們又長又直的根 ?
可以證明是"直播"的齁
學生雖然常作怪
還是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
{ 有人 現在正做撚鬚含首微笑狀 }



還是櫻桃蘿蔔比較可愛
小小圓圓的
托著細長的小尾巴
像一群小老鼠

也是用蘋果醋醃起來























我實在很想念鄰居阿嬤
九十幾歲了
常常在巷子裡散步
誰家的院子開了門
她就邁進來 "開講 "

有一次她責備我說
你----- 奈哈愛買花? 比阮後生還超過?
現在 雖然 佛祖已接引了她 ( 這是她說的 )
我想 她在天上 往下看
ㄧ定會說 : 你--- 奈那麼愛種菜? 厝尾頂種的滿滿的


我幾乎也可以看到 也在天上的老爸
( 也住陽明山喔 離我們的菜圃很近 )
搖頭嘆息 唸不停: 不像話 真不像話........







種在屋頂的芥菜
日照不足
不曉得 收成後 我敢不敢煮它們吃


後記 :
經過了ㄧ週
最後兩顆 聖護院 蘿蔔 長出了新芽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氣象報告081222

今年的12月是個暖冬的月份
到今天為止 陽明山區只下了7天的雨
(如果扣掉21.22兩天 那只有更可憐的5天)
雨量也只有少少的27.1公釐
以往的月平均是降雨日數20天
降雨量360公釐
跟平均值比起來
真是少的可憐阿

昨天(12/21)晚上 八點多開始下起雨
心裡高興了一下
終於下雨了
而且雨水也足以滋潤這些菜菜子們
終於像個冬天了!
雖然說 晴天多的日子
菜會長的好一些 快一些
但總覺得
天氣不正常
不是好現象

這兩天的天氣
又是風 又是雨
應該有不少 根部不扎實的
長得高高的蔬菜
要慘遭吹倒的命運了

能夠補救的
大概就是等天氣緩和些
盡快把他們的根部固定好
(但不要勉強扶正喔!)

今年的天氣
讓我們覺得 好像多施肥 多澆水
菜菜就會很快長大
但是 不要忘了
山上冬天的氣候特色--
風 雨 低溫 以及難得的陽光

怎樣面對這些突然來的天氣變化
讓菜菜子更能面對風雨侵襲
這是需要先考慮的問題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08宜蘭碾米去

星期三上午 把脫粒完的米搬上車
準備碾米去
有一部份的稻穀
因為有比較多的枯葉 空穀粒
所以請長工永宗跟歐吉桑
搬回家用電扇吹掉

這次碾米 跟去年一樣
透過朋友的介紹
到宜蘭五結的小小米廠
雖然事先有約
不過米廠老闆臨時出門玩耍
回來碾好米 已經晚上七點多了
這次的稻米品質 比去年好
碎米粒 也比去年少
穀粒看起來大多是晶瑩替透的
產量去年只有9.5公斤
今年產量有42公斤
這次鳳珍熱心幫我們製作了米袋
很漂亮的有機棉製品
有些還是經過洋蔥手染的
先前 順口答應了幫忙寫字
沒試過在棉布上寫字
寫了以後才知道
哇 比紙上難
棉布很會吸顏料
水加太多 又會暈開
希望鳳珍不要罵我
把她的袋子 弄的好醜
今天試吃了這次的米飯
還不錯吃
香Q甜
星期六的午餐
大家一起來享用吧!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校外教學-4

這次的校外教學 很迷你 行程也很簡單
都是在台中新社--水果與菇的故鄉
第一站 躲雨農場
是合作社同事經營的果園
主要栽培 高接梨 枇杷 筆柿
目前是採收後期 
樹上有不少"在叢紅"的筆柿
正好提供我們這些"菜菜鳥" 當食物
這個季節 枇杷開始開花了
等到明年三月份 看有沒有時間
再來吃囉
躲雨農場另一個看頭
就是圍籬上的苕子(音同"條子")
這是一種綠肥作物
在這裡 則變成了綠籬
今年少了許多 不過還是綻放的很漂亮
下午的行程都是看菇
首先來到 阿亮香菇園
主人阿亮一看到人來
很自然地拿起麥克風 開始介紹他的菇菇
農場裡 開放採香菇
不過阿亮也擺放了各式各樣的菇類
作為解說的材料
去年的香菇 珊瑚菇 太空包
也是跟他拿的
這次 只拿了些 香菇太空包
最後一站是
天下第一菇 青松農場
專業生產杏鮑菇的農場
這次老闆很認真的帶我們參觀他的菇廠
據說 投資已經超過2億了
而看到這整間栽培庫房裡
滿滿的杏鮑菇
好像是 長滿了鈔票一樣
菇類產業
是典型的工廠式生產
而太空包菇類栽培
也是台灣人自創 能夠引以為豪的栽培方式
台灣農業技術 有一定的根基
然而 能夠像杏鮑菇這樣有發展空間的
其實並不多

網路上有不少關於這兩家菇廠的介紹
下次到訪新社 不妨去逛逛: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豐收

期待了很久
這個週末,我們自己種的稻子終於收成了


週六一早,大家忙著割稻子

進度很快...割下來的稻子一把把放在稻田裡

也有人排放得很整齊

豐收的氣息

把稻穗割下來
應該是所有工作中最簡單迅速的一部份了
接下來,要把一綑捆的稻子綑綁成束
因為我們等會要把稻穗倒掛起來 讓稻子自然乾燥

這麼多的稻穗 要一一綁好 真是辛苦的工作阿
可是後面還有呢!

成堆的稻穗 要扛到教室去掛起來
有人跟我說...稻子好重...她扛得隔天鐵手了^^

金黃的稻穗 翠綠的稻葉 好漂亮

聽了阿嬤的建議
老師臨時決定在倒掛稻穗之前
先把一部份容易掉落的稻穀脫粒

開始"摔"稻子啦~~

有摔稻的同學 應該也都感覺到 這是個不輕鬆的工作
(手會痠 腰會痠)
不過看到黃澄澄的穀粒 鋪滿一地金黃
應該很快樂吧!

剩下來的稻穀
就倒掛在教室外面晾乾
變成天然的擋風牆

禮拜六那天
倒掛稻子的工作 做到天黑
還沒辦法把全部的稻穗都掛起來

老師約了大家明天繼續到田裡努力
希望能把目前還掛在露天的稻穗
全部先手工脫粒處理完畢

週六脫下來的穀粒,聽說則是阿嬤隔天在幫我們「曬穀」了
不知道成果如何
明天大家一起來去看看囉~ ^__^